数字人民币能不能代替pos机
1、必知!数字人民币盛行,好处都有哪些?
现在好多地方都开始用数字人民币了,但还是有很多人不知道它怎么用。数字人民币和微信支付及支付宝支付有什么不一样呢?
微信、支付宝以及银行卡都是放钱的钱包,而数字人民币是实实在在的钱,这是必须要用的,所以都得学起来。
数字人民币究竟有哪些好处呢?
首先,支付效率提高了,不需要网络信号、pos机、扫码枪之类的,两台手机碰一下就能实现支付。所以,以后大家支付不再是扫一扫,而是咱来碰一碰。大家聚会也不会出现没信号带来的逃单问题了。
其次,使用起来更加方便,数字人民币不仅可以放到手机上,还可以同步到手环或卡片里,这也能让小孩、老人使用,千里之外的大人还能实现安全监管。
再者,数字人民币的交易无需通过第三方平台,个人隐私就不易被泄露。
而且数字人民币的溯源性特别强,就是你的每一笔钱的来龙去脉都非常清楚,就算你手机坏了,被偷了,钱也不会坏不会丢,我们再也不用担心被骗钱了,分分钟可以给你找回来。当然,也能更好地避免什么贪污、逃税、洗钱等不正当行为勾当了。
还有更重要的一点,就是更便宜了。像什么充值、提现、还信用卡等等都不要手续费了,现在交电费、买东西都更加便捷、优惠了。
2、200元数字人民币将推行,首批数字人民币钱包如何使用?
数字人民币在经过六年的多方测试终于在10月正式登场了,首批数字人民币是以200红包的形式发放的,并且在深圳进行试点抽签获得。那么首批数字人民币应该如何使用呢?下面我就为大家介绍一下。
1.数字人民币和纸钞完全相同
其实在发行之前不少深圳的朋友还担心这次的数字人民币和流通中的现金会存在差异,但是最终结果还是完全相同的。
只不过数字人民币的形态是数字化的,并且也不需要绑定任何的银行卡和支付账户。从数字人民币的使用场景可以看到它集合了现金和移动支付的优点,既保证了便捷性,也保留了法偿性、匿名性和双离线支付。再加上它未来还能实现支付宝和微信之间的相互转账,这就决定了它未来很可能发展成一种主流的支付方式。
2.数字人民币该如何使用?
其实现在大部分人都没有获得数字人民币的使用资格,如果你真的领到了试点的红包,那就需要走下面几个流程。
首先你需要下载数字人民币APP,这个APP目前并没有登陆各大手机应用商店,大家可以选择通过短信链接或者是在官网直接下载,再使用手机号注册登录就行。
虽说前面我们也提到了数字人民币不需要绑定银行账号,但是由于需要通过银行把数字人民币兑换给大众,所以还是需要绑定一个银行。不同银行的数字货币颜色也不一样,大家如果发现自己的数字货币与其他人不同也不必大惊小怪。
最后就是使用APP在对应商户那付款就行了,可以选择扫码付款或者是商户扫码,也支持碰一碰支付。
3.数字人民币钱包好用吗?
虽说数字人民币宣传也进行的如火如荼,但是根据商户们反映这个钱包真是没有想象中那么好用。
首先如果用户想使用数字人民币钱包支付的话,只能在有支持数字人民币的专用pos进行支付,这对商家来说意味着额外的开销,除非后期能够免费赠送POS机。同时商家还需要额外培训工作人员,这无疑增加了成本。
其次大部分的用户也不习惯用数字人民币支付,体验感不如我们常见的第三方支付。同时在宣传中提到的碰一碰支付也并没有开通,让人感觉有点遗憾。
总的来说这次数字人民币的推行有点雷声大雨点小的意味,真实效果也不尽如人意。不过这次暴露出的不少问题都有改进的空间,最终上线也只是时间的问题。不过这也算是试点的意义所在吧,只要能够提升用户体验,再加上国家的背书,数字货币未来的发展绝对不可限量。
近年来,移动支付发展较快,不少消费者已不带现金、银行卡出门,仅一部手机就能满足小额支付需求。移动支付如此方便,为何还要推出数字人民币呢?
此次活动面向在深个人发放1000万元数字人民币红包,每个红包金额为200元,红包数量共计5万个。
本次试点是深圳市在疫情防控常态化期间,为刺激消费、拉动内需开展的创新实践,也是数字人民币研发过程中的一次常规性测试。
了解到,本次活动是数字人民币研发过程中的一次常规性测试。此次活动面向在深个人发放 1000 万元 “礼享罗湖数字人民币红包”,每个红包金额为 200 元,红包数量共计 5 万个。
据了解,数字货币钱包所集成的主要功能和银行电子账户日常支付、管理功能相似。其拥有常规的“扫码支付”、“汇款”、“收付款”、“碰一碰”这四大基础功能,此外还支持DC兑换、钱包管理等功能。
数字货币是纸钞的数字化替代,其含义是“数字货币和电子支付工具”一,数字货币可以和纸钞一样地流通,这是其功能性的体验;二,数字人民币的定位就是现金的替代;
据悉,数字人民币的使用无需开立银行账户/支付宝和微信账户,用户只需要装一个数字货币钱包,就可以使用数字人民币进行交易。
面对面转账也相对更加便利,仅需要两台装有数字货币钱包的手机进行“碰一碰”就可以实现快速转账。
还有一个显著优势就是——数字货币交易即便在完全没有网络的情况下,也可以支付和交易。
数字人民币试点正在加速推进应用落地,随着客户体验不断提升和优化,有望给大众带来更加便捷、高效、安全的支付新体验。
中国人民银行近日发表在《中国金融》杂志一篇评论文章称,中国需要成为第一个发行数字货币的国家,以推动人民币国际化,减少对全球美元支付体系的依赖。
数字人民币App显示,上滑付款,下滑收款,右上角则为扫码付。用户可扫描商户收款码或者商户扫描用户付款码进行消费。参与本次试点的商户包括商场超市、生活服务、日用零售、餐饮消费等类型,中石化、华润万家、沃尔玛等商户均可使用。中签者可于10月12日18时至10月18日24时在罗湖区辖内已完成数字人民币系统改造的3389家商户无门槛消费。200元红包可分次使用,超过有效期未使用的红包将由数字人民币系统收回。 应该是结合银行出的APP来使用,也是跟第三方的方式相同,扫码支付的那种,其他没有具体的报导,还在等后续的情况。我觉得还是挺良性的,以后有可能发展的会很好。 和现金一样使用,数字人民币和微信钱包,支付宝里的钱一样的功效都是为了方便出门方便支付而推出的。和付款码一样,卖东西的时候出示一下就可以了3、上海试点使用数字人民币,比普通付款方式好在哪里?
上海试点使用数字人民币!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同仁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于亦鸣医生成为“尝鲜者”,他用新办理的屏显卡式硬钱包在支付终端上“靠了靠”就完成了支付。
这是继深圳、苏州手机扫码、碰一碰支付之后,数字人民币在上海试点首次实现脱离手机的硬钱包支付模式。不过,在业内人士看来,数字人民币在上海试点使用屏显卡式硬钱包支付还不是完全意义的“双离线”支付,而是“单离线”支付。
那么,数字人民币如何真正实现安全的“双离线”支付?就此,《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了本次数字人民币在上海试点提供技术支持的银行,多家银行相关人士表示暂无披露口径。
而目前,中国人民银行也未公布双离线支付的细节。万向区块链首席经济学家邹传伟对《国际金融报》记者分析了他理解的数字人民币“双离线”支付逻辑:“付款钱包在断网时构造交易报文并签名,通过近场通信发给收款钱包,收款钱包在后续联网时提交给中国人民银行的数字人民币系统入账”。
数字人民币在上海试点使用记者了解到,1月5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同仁医院于亦鸣医生率先使用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提供的屏显卡式数字人民币硬钱包,在医院员工餐厅实现点餐、消费、支付一站式体验。
于亦鸣医生在点餐以后,取出医院新办理的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屏显卡式硬钱包,在餐厅的支付终端上轻轻“靠一靠”,硬钱包卡片右上角的水墨屏“散了散”就完成了支付。
支付终端随即将消费小票打出,硬钱包卡片右上角的水墨屏窗口中,也清晰显示着消费金额、卡内余额、离线支付次数。“第一次用数字人民币消费,很方便,能够看到余额,也很放心。”于亦鸣表示。
除了使用可视卡硬钱包支付,数字人民币在上海试点使用还支持手机支付,获得授权的消费者下载数字人民币钱包后,碰一碰商家内置芯片的数字货币二维码或者POS机就可以实现支付。
本次试点是继深圳、苏州手机扫码、碰一碰支付之后,在上海第一次实现脱离手机的硬钱包支付模式。欧科云链首席研究员李炼炫告诉《国际金融报》记者,从披露的信息看,这个硬件钱包支付应该是单离线支付模式:硬钱包是离线的,而POS机是在线的。这种硬钱包支付适用于一些不习惯使用智能手机的中老年群体。
李炼炫指出,目前官方只披露了一款屏显卡式硬钱包,这应该是属于一种芯片卡。未来,硬钱包的形态也可以是U盘等硬件存储设备,甚至不排除智能手环等穿戴设备。
距“双离线”支付更进一步?据悉,数字人民币可以实现“双离线支付”,收支双方都离线,也能进行支付。此外,数字货币可以实现可控匿名,也就是说能满足匿名支付的需求,还可编程,可以加载智能合约。
然而,中国人民银行暂未公布双离线支付的细节。邹传伟猜想,“付款钱包在断网时构造交易报文并签名,通过近场通信发给收款钱包,收款钱包在后续联网时提交给中国人民银行的数字人民币系统入账。这个过程可以类比为,付款方现场开支票,收款方事后凭支票去银行兑现。双离线支付对安全的要求较高,需要手机上安全硬件的配合。”
李炼炫指出,在理论上双离线支付存在“双花”问题,需要后期通过法律途径解决,包括采取事后追查、限制双离线支付的交易金额和交易次数等方式。
不过,在浦东改革与发展研究院金融研究室主任刘斌看来,数字人民币不可重复交易性,可防止“双花”。刘斌告诉《国际金融报》记者,“数字货币拥有者不可将数字货币先后或同时支付给一个以上的其他用户或商户,即可防止‘双花’。”
刘斌指出,我国数字人民币的核心特征是采用双层运营模式:由商业银行向中国人民银行缴纳100%全额准备金,获得数字人民币。央行的数字货币依然是中央银行负债,由中央银行信用担保,具有无限法偿性。公众通过商业银行及分发机构来开立数字人民币钱包,获取数字货币。
目前数字人民币在深圳、苏州的试点主要是测试了线上和线下场景,并且主要集中在生活消费领域。刘斌预测,数字人民币未来的测试将逐步扩大,将主要集中在中小微企业金融、供应链金融、贸易金融、企业营运资金管理、企业薪酬福利等产业应用场景;政府补贴、政府福利发放、扶持资金、财政资金管理等政务应用场景;跨境支付、跨境汇款、跨境贸易金融、跨境投资理财等跨境应用场景。
数字人民币的使用要比普通的付款方式更加的便捷,也比普通的付款方式更加的安全快速。 更加方便了吧,除此之外人们出行的时候不再用现今的这样的一个模式,特别的不错。4、数字人民币初体验:相比支付宝更像云闪付,有中奖者称不好奇
文 | AI 财经 社 赵怡然
编 | 嵇国华
还记得在深圳空投的“千万数字人民币红包”吗?
10月11日,深圳罗湖对191万预约红包的市民,摇号抽签,其中5万人获得200元红包,中签率约为2.61%。
由于红包发的是数字人民币,这一由央行发行,目前仍在研发测试中的法定货币受到更多关注。根据官方信息,数字人民币本质仍是人民币,相当于“存在手机里的现金”,与纸币、硬币等价。具有国家信用背书、不计利息收入、无需绑定银行账号、无需网络等特征。
从新闻和朋友圈不难发现,数字人民币这次真的“出圈”了,但在出圈背后,还有更多故事。
数字人民币初体验
尽管在各大网站刷屏,不少中奖者及商家给出的反应却相当冷静。
在深圳某政府部门工作的李元(化名),中奖后成为媒体争相联络的对象。但很快,由于迟迟不去消费,李元失去了外界的关注。“平时工作忙,抽不出时间。”他解释道,“这事全国都关注吗?感觉不是很有乐趣啊,也不急需那200元钱。”
“不好奇”是李元推迟体验的重要原因。上海新金融研究院副院长刘晓春曾指出,支付的目的是交易,而非享受支付行为本身,只要能使用,使用者并不关心货币是何形态、使用何种技术,因此往往先入为主,不会花太多时间比较。甚至有不少声音认为,选择太多反而是一种麻烦。
已经使用的中奖者,也并未给出太多特殊体验。多名中奖者告诉AI 财经 社,数字人民币APP操作体验与微信、支付宝类似,有“存银行”、“充钱包”等功能,使用时上滑付款,下滑收款,收付款界面均有扫一扫和二维码。此前最受关注的“碰一碰”功能,暂时没有开放。
不过也有中奖者发现“亮点”。有中奖者提到,相比微信、支付宝必须绑定银行账号,数字人民币对银行账号不那么依赖。“下载APP,用手机号注册就可以,确实有个人信息被保护的感觉。”这一设计也被称为“可控匿名”,即前台自愿,后台实名。还有中奖者表示,使用时纸币图案飞走的设计,让他更有花钱的感觉。
来自部分商家的使用反馈则是,数字人民币没有手机支付那么方便快捷,体验上更像云闪付。
仍然神秘的碰一碰
相似的使用体验,令外界对仍然神秘的“碰一碰”更加好奇。
在官方介绍中,这被称为“不用网络,只要手机有电,两个手机碰一碰,就能把一个人数字钱包里的数字货币,转给另一个人”,因此也被称为“双离线收付”。
实际上,“碰一碰”并非全新概念。 区别于二维码扫码支付,“碰一碰”所采用的NFC技术是一种近场通信技术,其技术来源于2004年,飞利浦半导体(现恩智浦半导体)、诺基亚和索尼共同研制开发的非接触式射频识别(RFID)。
随着NFC技术的发展完善,NFC被确立为4G手机的标准配置。具备NFC支付功能的手机,无须使用移动网络,便可作为支付终端完成交易。
据银联介绍,银联云闪付的“碰一碰”付款依托银联最新的标签支付技术,在商户受理标贴中内嵌NFC标签,存储商户信息,使用云闪付APP或指定型号手机,直接碰触标签,就能读取商户信息,完成付款。
银联更强调,符合银联”云闪付”技术要求的NFC标签,成本远低于目前市场上所有银行卡受理终端的采购价格,目前参考价格原则上不高于10元人民币。
作为首家支持银联”云闪付”付款的手机厂商,华为通过对手机NFC读标签功能的优化,实现无需打开APP,只需亮屏解锁,手机轻轻一碰付款标贴,就能付款。小米、三星等手机纷纷跟上。到2019年,安卓NFC手机及苹果手机,均支持“银联云闪付”。
无需POS机和扫码枪,无需退出当前正忙的手机页面,是这一功能的最大卖点。但在当时,也有声音认为,“碰一碰”更多应用于小金额收付,很难无条件广泛使用。
中国被不少海外企业视为“无现金 社会 ”,支付宝和微信支付各占半壁江山。根据普华永道2019年调查,我国使用移动支付的比例达到86%,普及率居全球第一。刘晓春曾对二者亮点进行分析,称支付宝的创新之处,在于跨行支付,以及解决买卖双方互不信任的问题,微信则发现了网络社交中的隐性需求。
在支付习惯已经基本稳定的当下,谈到数字人民币对现有支付格局的影响,不少业内人士仍持观望态度。
三联生活周刊在一篇报道中指出,数字人民币的最主要意义,不在个人层面,而在国家层面,涉及保护货币主权、提高对资金流动监控能力等考虑。亦有经济学家提醒,不必对数字人民币过于紧张,更不必做脱离实际的猜测和演绎。
而在具体功能之外,对于使用场景,除了目前已经传出的部分机关、事业单位工资补贴发放,以及在试点商家消费,未来,数字人民币有望应用到冬奥会场景,以及美团、滴滴、B站等场景。
5、从移动支付的本质作用看,数字货币一定会替代第三方移动支付
近期,中国银行前行长李礼辉今日在 财经 年会上表示,预测至少在未来的十年以内,支付宝、微信支付和银行卡仍会是主要的支付工具。而数字人民币最终能否取代微信、支付宝、银行卡,成为主要的电子支付工具,甚至发展成为全球性的数字货币,这将是一个市场抉择的过程,还有待观察。我一直都认为,数字货币未来会在很大程度上取代第三方移动支付,成为主要的支付方式。为什么?我们拆解一下第三方移动支付的作用就很清楚了。
提高交易效率。 就拿支付宝举例,你在包子铺买了包子5块钱,用支付宝支付,交易过程拆解就是你把5块钱从你的银行账户转账给支付宝,然后支付宝记账,之后再由支付宝转付给包子铺的银行账户,所以支付宝账单要把双方交易的明细记录的清清楚楚,就是担心有一方赖账,如果你是现金交易就不存在这样的问题了。为什么不用现金交易?麻烦嘛,还要带现金,还要找零,影响效率。所以,第三方移动支付存在的意义就是为了提高商品交换的效率,节省更多的时间,过程中也不需要纸币的参与,只要手机存在就可以了。
降低银行运营成本。 我们刚才分解了交易过程,中间多了一个支付宝,那为什么不跳过支付宝,直接从你的银行账户直接转到包子铺的银行账户?因为个人消费的交易数据,极其庞大极其零散,据公开资料统计,19年,交易笔数前三名的分别是财付通,也就是微信支付5508亿次;通联支付,也就是线下的POS机、商场内的支付体系,2972亿次;支付宝2298亿次;前三名加起来就超过1万亿次,平均到每天就有超过30亿 次转账,银行是无法负担的,第三方支付平台其实是将零散业务集中处理,再统一和银行结算,这样银行只需要应对不到100个支付平台就行了。
为什么美国的移动支付发展不起来? 因为美国的信用卡体系非常健全,没有密码,卡放在读卡器上就直接支付了,同时信用卡的运转效率还是可以的,相较电子支付也就少拿一张卡,不产生质变!而我们发展太快了,信用卡刚开始有感觉,电子支付突然来了,一下子信用卡就不香了!
数字货币属于法定货币,其本质上和纸币是一样的,但区别是纸币是实体,数字货币存在手机里,不需要携带实物货币。说白了就是不用带现金、不需要找零的现金支付!形式上和第三方支付一样还不需要网!那银行负担重吗?没有负担了!你给包子铺老板付5元纸币,银行需要运算吗?当然不需要!银行只有在你从银行账户转账数字货币到你自己的银行账户时才需要运转。这下好了,连那100个支付平台都不需要应对了,极大地提高效率!

转载请带上网址:http://www.pos-diy.com/posji/32349.html
- 上一篇:pos机刷卡没有小票怎么扣钱
- 下一篇:德阳移动pos机收银纸哪里有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