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持终端pos机底部填充胶
1、手机专用的底部填充胶价格大概是多少钱?方便告知一下吗?
由于手机专用的底部填充胶其型号、规格不同,那么价格也是不一样的,可以考虑下汉思新材料,他们专注手机、蓝牙设备、摄像头、测温仪器、POS机等等芯片底部填充,底部填充胶。2、底部填充胶的介绍
底部填充胶的应用原理是利用毛细作用使得胶水迅速流过BGA芯片底部芯片底部,其毛细流动的最小空间是10um。
3、底部填充胶怎么去除呢?求告知
你好,不知道你用的是哪家的底部填充胶,我们用的是汉思化学的,用了很多年了,品质一如既往的好,而且也很好去除的说,只需要将芯片的底部和顶部位置先预热1分钟,加热到200-300°C时,焊料开始融化,移除边缘已经软化的底部填充胶,取出芯片。然后抽入空气出去芯片底层的已熔化的焊料碎细。再将PCB板移至80~120°C的返修加热台上,用刮刀除掉固化的树脂胶残留物就行了。4、什么是底部填充胶,原理是什么胶?哪个胶水比较靠谱呢?
底部填充环氧胶是对BGA封装模式的芯片进行底部填充,利用加热的固化形式,将BGA底部空隙大面积(一般覆盖80%以上)填满,从而达到加固的目的,增强BGA封装模式的芯片和PCBA之间的抗跌落性能。底部填充环氧胶,单组分,中低粘度,可返修。固化后大大降低封装的应力,电气性能稳定。可以和大多数无铅、无卤互焊料兼容,并且可以提供优秀的耐冲击性和抗湿热老化性。底部填充环氧胶常用于CSP/BGA等封装的底部填充。
底部填充环氧胶特点:
1.高可靠性,耐热和机械冲击;
2.黏度低,流动快,PCB不需预热;
3.中等温度快速固化,固化时间短,可大批量生产;
4.翻修性好,减少废品率。
5.环保,符合无铅要求。 底部填充胶(Underfill)是一种热固性的单组份、改性环氧树脂胶,广泛应用在MP3、USB、手机、蓝牙等电子产品的线路板组装。对于BGA、CSP和Flip chip底部填充制程,它能形成一致和无缺陷的底部填充层,能有效降低由于硅芯片与基板之间的总体温度膨胀特性不匹配或外力造成的冲击,受热固化后,可提高芯片连接后的机械结构强度。
底部填充胶的应用原理是利用毛细作用使得胶水迅速流入BGA芯片等底部,其毛细流动的最小空间是10um。通过加热即可固化,一般固化温度在100℃-150℃。
具有工艺操作性好、易维修、抗冲击、抗跌落,抗震等特点,底部填充胶的使用大大提高了电子产品的可靠性。AVENTK就能提供底部填充胶的解决方案,很高心为您解答 底部填充胶(Underfill)是一种热固性的单组份、改性环氧树脂胶,广泛应用在MP3、USB、手机、蓝牙等电子产品的线路板组装。对于BGA、CSP和Flip chip底部填充制程,它能形成一致和无缺陷的底部填充层,能有效降低由于硅芯片与基板之间的总体温度膨胀特性不匹配或外力造成的冲击,受热固化后,可提高芯片连接后的机械结构强度。
底部填充胶的应用原理是利用毛细作用使得胶水迅速流入BGA芯片等底部,其毛细流动的最小空间是10um。通过加热即可固化,一般固化温度在100℃-150℃。
具有工艺操作性好、易维修、抗冲击、抗跌落,抗震等特点,底部填充胶的使用大大提高了电子产品的可靠性。汉思新材料能提供底部填充胶的解决方案,很高心为您解答
5、急问 底部填充胶工艺步骤?
底部填充胶工艺步骤:工艺步骤:烘烤——预热——点胶——固化——检验。
烘烤环节笔者不做详细的工艺参数规定,建议各个厂家在实施时可以通过下列方法来确定参数:
建议在120—130°C之间,温度过高会直接影响到焊锡球的质量。取样并通过不同时间段进行称量PCBA的重量变化,直到重量丝毫不变为止。
为什么要做烘烤这一步骤呢?通常填充物为聚酯类化合物,与水是不相溶的,如果在实施Under fill之前不保证主板的干燥,容易在填充后有小气泡产生,在最后的固化环节,气泡就会发生爆炸,从而影响焊盘与PCB之间的粘结性,也有可能导致焊锡球与焊盘的脱落,所以说如果有气泡的话,其效果比没有实施Under fill效果还要差。烘烤流程中还要注意一个“保质期”的问题,即烘烤后多长时间内必须消耗库存,笔者在这里也给出试验方法,通常将烘烤合格后的PCBA放在厂房环境里裸露,通过不同时间段进行称量,通常到其重量变化为止。在烘烤工艺中,参数制定的依据PCBA重量的变化,重量单位通常为10-6g。
底部填充胶预热环节:这一环节不是必要环节,取决于所用填充物的特性。其目的主要是加热使得填充物流动加速。因为当今的组装行业大都是流水线作业,线平衡成为考量流水线体质量的重要指标,既不能让Underfill成为流水线中的浪费,更不能让它成为瓶颈。反复的加热势必会使得PCBA质量受到些许影响,所以建议这个环节建议温度不宜过高,建议控制在70°C一下,具体参数确定方法为:在不同温度下对典型SMA元件实施under fill,测量其完全流过去所需要的时间,根据线体平衡来确定所需要的温度,同时也建议参考填充物供货商的最佳流动所需要的温度做为参数。
底部填充胶填充环节:通常实施方法有操作人员的手动填充和机器的自动填充。无论是手动和自动,一定需要借助于胶水喷涂控制器,其两大参数为喷涂气压和喷涂时间设定。不同的产品,不同的PCBA的布局,所用的这两个参数不同,使用者可以根据具体产品来具体确定,因为填充物的流动性,笔者这里给出两个原则:1 尽量避免不需要填充的元件被填充 ; 2 绝对禁止填充物对扣屏蔽罩有影响。依据这两个原则可以确定喷涂位置。检验环节:在流水线作业中,我们只能借助于放大镜对填充后的效果进行检查。通常稳定的填充工艺参数可以保障内部填充效果,所以应用于量产前,我们需要对填充环节中的效果须要做切割研磨试验.此试验为破坏性试验,目的是看内部填充效果,当然100%的填充效果是不可能的。
原因有二
1.填充物的流动是根据毛细作用而流动,所以内部焊盘分布和PCB基面都会对流动造成一定影响;
2.填充物与焊盘的兼容性不是100%的,所以填充物不能完全包住焊盘。覆盖率的确定需要参考下列两个标准:
1跌落实验结果合格,这是Under fill在加强PCBA可靠性方面最为重要的一个方面;
2 企业的质量要求,如果要求覆盖率太高,势必造成报废率的提高,所以通常填充物的覆盖率是在满足跌落实验的基础上,又不会造成报废的基础上给出一个合适的参数。业内大部分的标准是75%左右。计算覆盖率的公式是:填充物覆盖面积/元件面积×100%,填充物的覆盖面积需要在放大镜下进行估算。在经过切割研磨试验得到验证后,用稳定的参数在流水线上,直接用放大镜观察效果即可,通常观察位置在实施underfill位置的对面,所以不建议采用“U”型作业,通常用“一”型和“L”型,因为采用“U”型作业,通过表面观察的,有可能会形成元件底部中间大范围内空洞。
底部填充胶固化环节:固化条件往往需要根据填充物的特性来制定profile曲线,这也是选取填充物的一个重要条件。温度过高,仍然会造成对焊锡球的影响,甚至影响到很多其他元器件特性。通常建议采用160°C以下的条件去实施。对于固化效果的判定,有基于经验的,也有较为专业的手法。经验类的手法就是直接打开底部填充后的元器件,用尖头镊子进行感觉测试,如果固化后仍然呈软态,则固化效果堪忧。另外有一个专业手法鉴定,鉴定方法为“差热分析法”这需要到专业实验室进行鉴定。
东莞汉思化学很高兴为您解答 底部填充胶工艺步骤:烘烤—预热—点胶—固化—检验。
一、烘烤环节
烘烤环节,主要是为了确保主板的干燥。实施底部填充胶之前,如果主板不干燥,容易在容易在填充后有小气泡产生,在最后的固化环节,气泡就会发生爆炸,从而影响焊盘与PCB之间的粘结性,也有可能导致焊锡球与焊盘的脱落。
二、预热环节
对主板进行预热,可以提高Underfill底部填充胶的流动性。温馨提示:反复的加热势必会使得PCBA质量受到些许影响,所以建议这个环节建议温度不宜过高,建议预热温度:40~60℃。
三、点胶环节
底部填充胶填充,通常实施方法有操作人员的手动填充和机器的自动填充,无论是手动和自动,一定需要借助于胶水喷涂控制器,其两大参数为喷涂气压和喷涂时间设定。不同产品不同PCBA布局,参数有所不同。
由于底部填充胶的流动性,填充的两个原则:1 尽量避免不需要填充的元件被填充 ; 2 绝对禁止填充物对扣屏蔽罩有影响。依据这两个原则可以确定喷涂位置。
在底部填充胶用于量产之前,需要对填充环节的效果进行切割研磨试验,也就是所谓的破坏性试验,检查内部填充效果。通常满足两个标准:1、跌落试验结果合格;2、满足企业质量要求。
底部填充胶因毛细管虹吸作用按箭头方向自动填充。通常情况下,不建议采用“U”型作业,通常用“一”型和“L”型,因为采用“U”型作业,通过表面观察的,有可能会形成元件底部中间大范围内空洞。
四、固化环节
底部填充胶固化环节,需要再经过高温烘烤以加速环氧树脂的固化时间,固化条件需要根据填充物的特性来选取合适的底部填充胶产品。

转载请带上网址:http://www.pos-diy.com/posjithree/149864.html
- 上一篇:广发用pos机刷卡显示非法交易
- 下一篇:快收付pos机出本市
相关文章推荐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babsan@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