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第一POS网 > pos机知识点2 >

post请求如何在手机上发

浏览:146 发布日期:2023-06-21 00:00:00 投稿人:佚名投稿

1、IOS POST请求问题

1. get是从服务器上获取数据,post是向服务器传送数据。
get 和 post只是一种传递数据的方式,get也可以把数据传到服务器,他们的本质都是发送请求和接收结果。只是组织格式和数据量上面有差别,http协议里面有介绍
2. get是把参数数据队列加到提交表单的ACTION属性所指的URL中,值和表单内各个字段一一对应,在URL中可以看到。post是通过HTTP post机制,将表单内各个字段与其内容放置在HTML HEADER内一起传送到ACTION属性所指的URL地址。用户看不到这个过程。
因为get设计成传输小数据,而且最好是不修改服务器的数据,所以浏览器一般都在地址栏里面可以看到,但post一般都用来传递大数据,或比较隐私的数据,所以在地址栏看不到,能不能看到不是协议规定,是浏览器规定的。
3. 对于get方式,服务器端用Request.QueryString获取变量的值,对于post方式,服务器端用Request.Form获取提交的数据。
没明白,怎么获得变量和你的服务器有关,和get或post无关,服务器都对这些请求做了封装
4. get传送的数据量较小,不能大于2KB。post传送的数据量较大,一般被默认为不受限制。但理论上,IIS4中最大量为80KB,IIS5中为100KB。
post基本没有限制,我想大家都上传过文件,都是用post方式的。只不过要修改form里面的那个type参数
5. get安全性非常低,post安全性较高。
如果没有加密,他们安全级别都是一样的,随便一个监听器都可以把所有的数据监听到,不信你自己下一个监听网络资源的软件,

Get是向服务器发索取数据的一种请求,而Post是向服务器提交数据的一种请求,在FORM(表单)中,Method默认为"GET",实质上,GET和POST只是发送机制不同,并不是一个取一个发!
Http定义了与服务器交互的不同方法,最基本的方法有4种,分别是GET,POST,PUT,DELETE。URL全称是资源描述符,我们可以这样认为:一个URL地址,它用于描述一个网络上的资源,而HTTP中的GET,POST,PUT,DELETE就对应着对这个资源的查,改,增,删4个操作。到这里,大家应该有个大概的了解了,GET一般用于获取/查询资源信息,而POST一般用于更新资源信息。
1.根据HTTP规范,GET用于信息获取,而且应该是安全的和幂等的。

(1).所谓安全的意味着该操作用于获取信息而非修改信息。换句话说,GET 请求一般不应产生副作用。就是说,它仅仅是获取资源信息,就像数据库查询一样,不会修改,增加数据,不会影响资源的状态。

* 注意:这里安全的含义仅仅是指是非修改信息。

(2).幂等的意味着对同一URL的多个请求应该返回同样的结果。这里我再解释一下幂等这个概念:

幂等(idempotent、idempotence)是一个数学或计算机学概念,常见于抽象代数中。
幂等有一下几种定义:
对于单目运算,如果一个运算对于在范围内的所有的一个数多次进行该运算所得的结果和进行一次该运算所得的结果是一样的,那么我们就称该运算是幂等的。比如绝对值运算就是一个例子,在实数集中,有abs(a)=abs(abs(a))。
对于双目运算,则要求当参与运算的两个值是等值的情况下,如果满足运算结果与参与运算的两个值相等,则称该运算幂等,如求两个数的最大值的函数,有在在实数集中幂等,即max(x,x) = x。
看完上述解释后,应该可以理解GET幂等的含义了。

但在实际应用中,以上2条规定并没有这么严格。引用别人文章的例子:比如,新闻站点的头版不断更新。虽然第二次请求会返回不同的一批新闻,该操作仍然被认为是安全的和幂等的,因为它总是返回当前的新闻。从根本上说,如果目标是当用户打开一个链接时,他可以确信从自身的角度来看没有改变资源即可。

2.根据HTTP规范,POST表示可能修改变服务器上的资源的请求。继续引用上面的例子:还是新闻以网站为例,读者对新闻发表自己的评论应该通过POST实现,因为在评论提交后站点的资源已经不同了,或者说资源被修改了。

上面大概说了一下HTTP规范中GET和POST的一些原理性的问题。但在实际的做的时候,很多人却没有按照HTTP规范去做,导致这个问题的原因有很多,比如说:

1.很多人贪方便,更新资源时用了GET,因为用POST必须要到FORM(表单),这样会麻烦一点。

2.对资源的增,删,改,查操作,其实都可以通过GET/POST完成,不需要用到PUT和DELETE。

3.另外一个是,早期的Web MVC框架设计者们并没有有意识地将URL当作抽象的资源来看待和设计,所以导致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是传统的Web MVC框架基本上都只支持GET和POST两种HTTP方法,而不支持PUT和DELETE方法。

* 简单解释一下MVC:MVC本来是存在于Desktop程序中的,M是指数据模型,V是指用户界面,C则是控制器。使用MVC的目的是将M和V的实现代码分离,从而使同一个程序可以使用不同的表现形式。

以上3点典型地描述了老一套的风格(没有严格遵守HTTP规范),随着架构的发展,现在出现REST(Representational State Transfer),一套支持HTTP规范的新风格,这里不多说了,可以参考《RESTful Web Services》。

说完原理性的问题,我们再从表面现像上面看看GET和POST的区别:

1.GET请求的数据会附在URL之后(就是把数据放置在HTTP协议头中),以?分割URL和传输数据,参数之间以&相连,如:login.action?name=hyddd&password=idontknow&verify=%E4%BD%A0%E5%A5%BD。如果数据是英文字母/数字,原样发送,如果是空格,转换为+,如果是中文/其他字符,则直接把字符串用BASE64加密,得出如:%E4%BD%A0%E5%A5%BD,其中%XX中的XX为该符号以16进制表示的ASCII。

POST把提交的数据则放置在是HTTP包的包体中。

2."GET方式提交的数据最多只能是1024字节,理论上POST没有限制,可传较大量的数据,IIS4中最大为80KB,IIS5中为100KB"??!

以上这句是我从其他文章转过来的,其实这样说是错误的,不准确的:

(1).首先是"GET方式提交的数据最多只能是1024字节",因为GET是通过URL提交数据,那么GET可提交的数据量就跟URL的长度有直接关系了。而实际上,URL不存在参数上限的问题,HTTP协议规范没有对URL长度进行限制。这个限制是特定的浏览器及服务器对它的限制。IE对URL长度的限制是2083字节(2K+35)。对于其他浏览器,如Netscape、FireFox等,理论上没有长度限制,其限制取决于操作系统的支持。

注意这是限制是整个URL长度,而不仅仅是你的参数值数据长度。[见参考资料5]

(2).理论上讲,POST是没有大小限制的,HTTP协议规范也没有进行大小限制,说“POST数据量存在80K/100K的大小限制”是不准确的,POST数据是没有限制的,起限制作用的是服务器的处理程序的处理能力。

对于ASP程序,Request对象处理每个表单域时存在100K的数据长度限制。但如果使用Request.BinaryRead则没有这个限制。

由这个延伸出去,对于IIS 6.0,微软出于安全考虑,加大了限制。我们还需要注意:

1).IIS 6.0默认ASP POST数据量最大为200KB,每个表单域限制是100KB。
2).IIS 6.0默认上传文件的最大大小是4MB。
3).IIS 6.0默认最大请求头是16KB。
IIS 6.0之前没有这些限制。[见参考资料5]

所以上面的80K,100K可能只是默认值而已(注:关于IIS4和IIS5的参数,我还没有确认),但肯定是可以自己设置的。由于每个版本的IIS对这些参数的默认值都不一样,具体请参考相关的IIS配置文档。

3.在ASP中,服务端获取GET请求参数用Request.QueryString,获取POST请求参数用Request.Form。在JSP中,用request.getParameter(\"XXXX\")来获取,虽然jsp中也有request.getQueryString()方法,但使用起来比较麻烦,比如:传一个test.jsp?name=hyddd&password=hyddd,用request.getQueryString()得到的是:name=hyddd&password=hyddd。在PHP中,可以用$_GET和$_POST分别获取GET和POST中的数据,而$_REQUEST则可以获取GET和POST两种请求中的数据。值得注意的是,JSP中使用request和PHP中使用$_REQUEST都会有隐患,这个下次再写个文章总结。

4.POST的安全性要比GET的安全性高。注意:这里所说的安全性和上面GET提到的“安全”不是同个概念。上面“安全”的含义仅仅是不作数据修改,而这里安全的含义是真正的Security的含义,比如:通过GET提交数据,用户名和密码将明文出现在URL上,因为(1)登录页面有可能被浏览器缓存,(2)其他人查看浏览器的历史纪录,那么别人就可以拿到你的账号和密码了,除此之外,使用GET提交数据还可能会造成Cross-site request forgery攻击。

总结一下,Get是向服务器发索取数据的一种请求,而Post是向服务器提交数据的一种请求,在FORM(表单)中,Method默认为"GET",实质上,GET和POST只是发送机制不同,并不是一个取一个发!
-------------------
建议去了解一下HTTP,post,get机制,希望这些可以帮到你,因为我不知道你的具体问题是什么,只能发些基础的知识让你去了解下,如果有问题可以继续问我,知无不言

2、post文件如何能在手机上保存

post文件如何能在手机上保存
答:
1. 打开手机上的【电子邮件】。
2. 选择需保存为PDF文件的邮件。
3. 点击屏幕右下角的【更多┇】。

3、手机客户端如何跨域请求服务器的资源(要求能post请求的)

浏览器内置的安全沙箱,决定了没有任何直接的方式,不过可以巧用其他方法解决,比如FLASH的HTTP请求,或隐藏的FRAME.
最简单的就是就是隐藏框架,比如
你在A的主页上放一个 FRAME 将其地址设定为B的某一页,然后 在B中放一个专门用来POST提交信息的页
比如 B.com/post.htm
然后 将要提交的信息用URL传过去 B.com/post.htm?name=aaa&password=5555
在B上 的post.htm上 用JS动态读取URL值来的值,然后AJAX 动态提交或直接提交..

4、Jpush之如何利用HttpClient实现消息推送到手机

【1.再逼我,再逼我就装死给你看.
2.打死我也不说,你还没使美人儿计呢.
3.帅有个P用?搞不好还不是被卒子给吃掉.
4.别紧张,我不是什么好人.
5.够不着吧,左脚踩右脚上试试.
只为逗你一笑】

后端如何利用Jpush极光推送消息到手机端???

http://docs.jiguang.cn/jpush/guideline/intro/

JPush是经过考验的大规模APP推送平台,每天推送消息数超过5亿条。 开发者集成SDK后,可以通过调用API推送消息。同时,JPush提供可视化的web端控制台发送通知,统计分析推送效果。 JPush全面支持 Android, iOS, Winphone 三大手机平台

这是Jpush给手机端推送消息时候,需要看的资料文档。
http://docs.jiguang.cn/jpush/server/push/rest_api_v3_push/

事实上我们只要用 HttpClient 向下面的路径发送 POST请求即可。

https://api.jpush.cn/v3/push (重要)

返回示例

调用成功后,会返回如下的信息:

来自《喧嚣与骚动》

【有这么一个故事:老族长带领村民日夜兼程,要把盐运送到某地换成过冬的大麦。有一天晚上,他们露宿于荒野,星空灿烂。长者依然用祖先世代传下来的方法,取出三块盐投入篝火,占卜山间天气的变化……大家都在等待长者的“天气预报”:若听到火中盐块发出“噼里啪啦”的声响,那就是好天气的预兆;若是毫无声息,那就象征天气即将变坏,风雨随时会来临。长者神情严肃,因为盐块在火中毫无声息。他认为不吉,主张天亮后马上赶路。但族中另一位年轻人,认为“以盐窥天”是迷信,反对匆忙启程。第二天下午,果然天气骤变,风雪交加,坚持晚走的年轻人这才领悟到长者的睿智。其实,用今天的科学解释,老族长也是对的,盐块在火中是否发出声音,与空气中的湿度相关。换句话说,当风雨欲来,湿度高,盐块受潮,投入火中自然喑哑无声。年轻人往往看不起老人的哲学,片面地认为它们都是过时的、无用的。其实,一些人生理念如同海盐,它再老,仍然是一种结晶,并且有海的记忆。】

【1】 HttpClient发送get post请求和数据解析
【2】 轻松把玩HttpClient之模拟post请求示例
【3】 jPush 极光推送的理解
【4】 JPush消息推送的简单使用

如果有带给你一丝丝小快乐,就让快乐继续传递下去,欢迎点赞、顶、欢迎留下宝贵的意见、多谢支持!

5、怎么用httpclient发送post请求

有时候我们在发送HTTP请求的时候会使用到POST方式,如果是传送普通的表单数据那将很方便,直接将参数到一个Key-value形式的Map
中即可。但是如果我们需要传送的参数是Json格式的,会稍微有点麻烦,我们可以使用HttpClient类库提供的功能来实现这个需求。假设我们需要发
送的数据是:

{
"blog": "http://www.iteblog.com",
"Author": "iteblog"
}

我们可以通过JSONObject够着Json:

JSONObject jsonObject = new JSONObject();

jsonObject.put("blog", "http://www.iteblog.com");
jsonObject.put("Author", "iteblog");

如果需要使用Post方式来发送这个数据,我们可以如下实现:

private HttpMethodBase createMethod(String url, int timeout) {
PostMethod method = null;
try {
method = new PostMethod(url);
JSONObject jsonObject = new JSONObject();

jsonObject.put("blog", "http://www.iteblog.com");
jsonObject.put("Author", "iteblog");

String transJson = jsonObject.toString();
RequestEntity se = new StringRequestEntity(transJson, "application/json", "UTF-8");
method.setRequestEntity(se);
//使用系统提供的默认的恢复策略
method.getParams().setParameter(HttpMethodParams.RETRY_HANDLER, new DefaultHttpMethodRetryHandler());
//设置超时的时间
method.getParams().setParameter(HttpMethodParams.SO_TIMEOUT, timeout);
} catch (IllegalArgumentException e) {
logger.error("非法的URL:{}", url);
} catch (UnsupportedEncoding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return method;
}

  我们通过StringRequestEntity来构造请求实体,在这里,StringRequestEntity将接收三个参数,如下:

public StringRequestEntity(String content, String contentType, String charset)
  throws UnsupportedEncodingException

  其中参数content就是我们需要传输的数据;contentType是传送数据的格式,因为我们的数据格式是json的,所以contentType必须填写application/json(更多的contentType可以参见《HTTP Content-Type常用一览表》);charset是字符集编码。

  然后我们再通过HttpClient对象的executeMethod方法来执行:

int statusCode = httpClient.executeMethod(getMethod);
//只要在获取源码中,服务器返回的不是200代码,则统一认为抓取源码失败,返回null。
if (statusCode != HttpStatus.SC_OK) {
logger.error("Method failed: " + getMethod.getStatusLine() + "\tstatusCode: " + statusCode);
return null;
}

pom.xml文件的关键内容

<dependencies>
<!--网络爬虫-->
<dependency>
<groupId>commons-httpclient</groupId>
<artifactId>commons-httpclient</artifactId>
<version>3.1</version>
</dependency>

<dependency>
<groupId>org.apache.httpcomponents</groupId>
<artifactId>httpcore</artifactId>
<version>4.3.1</version>
</dependency>

<dependency>
<groupId>com.google.guava</groupId>
<artifactId>guava</artifactId>
<version>14.0.1</version>
</dependency>

<dependency>
<groupId>org.json</groupId>
<artifactId>json</artifactId>
<version>20140107</version>
</dependency>
</dependencies>

转载请带上网址:http://www.pos-diy.com/posjithree/203891.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babsan@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订购联系:小莉
微信联系方式
地址:深圳市宝安区固戍联诚发产业园木星大厦

公司地址:深圳市宝安区固戍联诚发产业园木星大厦

举报投诉 免责申明 版权申明 广告服务 投稿须知 技术支持:第一POS网 Copyright@2008-2030 深圳市慧联实业有限公司 备案号:粤ICP备181419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