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第一POS网 > pos机知识点2 >

pos机数据库的关系模型

浏览:82 发布日期:2023-07-03 00:00:00 投稿人:佚名投稿

1、数据库常用的数据模型有哪三种

数据库常用的数据模型有层次模型、网状模型、关系模型三种。

1、层次模型

层次模型是数据库系统最早使用的一种模型,它的数据结构Q是一棵"有向树"。根结点在最上端,层次最高,子结点在下,逐层排列。层次模型的特征是:有且只有一个根结点;其他结点有且仅有一个父结点网状模型。

2、网状模型

以网状结构表示实体与实体之间的联系。网中的每一个结点代表一个记录类型,联系用链接指针来实现。网状模型可以表示多个从属关系的联系,也可以表示数据间的交叉关系,即数据间的横向关系与纵向关系,它是层次模型的扩展。网状模型可以方便地表示各种类型的联系,但结构复杂,实现的算法难以规范化。其特征是:允许结点有多于一个父结点;可以有一个以上的结点没有父结点。

3、关系模型

关系模型以二维表结构来表示实体与实体之间的联系,它是以关系数学理论为基础的。关系模型的数据结构是一个“二维表框架"组成的集合。每个二维表又可称为关系。在关系模型中,操作的对象和结果都是二维表。关系模型是目前最流行的数据库模型。支持关系模型的数据库管理系统称为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Access就是一种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

描述的—致性,不仅用关系描述实体本身,而且也用关系描述实体之间的联系;可直接表示多对多的联系。关系必须是规范化的关系,即每个属性是不可分的数据项,不许表中有表。关系模型是建立在数学概念基础上的,有较强的理论依据。

2、数据库系统的关系数据模型问题

已经讲了数据结构的层次模型和网状模型,最后再看下第三种模型,关系模型。
关系模型以二维表结构来表示实体与实体之间的联系,它是以关系数学理论为基础的,每个二维表又可称为关系。
在关系模型中,操作的对象和结果都是二维表,关系模型是目前最流行的数据库模型。支持关系模型的数据库管理系统称为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Access就是一种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
1、基本术语
(1)关系(Relation):一个关系对应着一个二维表,二维表就是关系名。
(2)元组(Tuple):在二维表中的一行,称为一个元组。
(3)属性(Attribute):在二维表中的列,称为属性。属性的个数称为关系的元或度。列的值称为属性值;
(4)(值)域(Domain):属性值的取值范围为值域。
(5)分量:每一行对应的列的属性值,即元组中的一个属性值。[2]
(6)关系模式:在二维表中的行定义,即对关系的描述称为关系模式。一般表示为(属性1,属性2,......,属性n),如老师的关系模型可以表示为教师(教师号,姓名,性别,年龄,职称,所在系)。
(7)键(码):如果在一个关系中存在唯一标识一个实体的一个属性或属性集称为实体的键,即使得在该关系的任何一个关系状态中的两个元组,在该属性上的值的组合都不同。
(8)候选键(候选码):若关系中的某一属性的值能唯一标识一个元组如果在关系的一个键中不能移去任何一个属性,否则它就不是这个关系的键,则称这个被指定的候选键为该关系的候选键或者候选码。
例如下列学生表中“学号”或“图书证号”都能唯一标识一个元组,则“学号”和“图书证号”都能唯一地标识一个元组,则“学号”和“图书证号”都可作为学生关系的候选键。
而在选课表中,只有属性组“学号”和“课程号”才能唯一地标识一个元组,则候选键为(学号,课程号)。
2、关系模型的数据操作与完整性约束
关系数据模型的操作主要包括查询、插入、删除和修改数据;这些操作必须满足关系的完整性约束条件。
关系模型中数据操作的特点是集合操作方式,即操作对象和操作结果都是集合,这种操作方式也称为一次一集合的方式。
相应地,非关系数据模型的操作方式是一次一记录的方式。
关系的完整性约束条件包括三大类:
实体完整性、参照完整性和用户定义的完整性。
实体完整性定义数据库中每一个基本关系的主码应满足的条件,能够保证元组的唯一性。参照完整性定义表之间的引用关系,即参照与被参照关系。用户定义完整性是用户针对具体的应用环境制定的数据规则,反映某一具体应用所涉及的数据必须满足的语义要求。
3、关系模型的优缺点
关系数据模型的优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
关系模型与非关系模型不同,它是建立在严格的数学理论基础上的。
(2)
关系模型的概念单一,实体与实体间的联系都用关系表示,对数据的检索结果也是关系(即表),所以其数据结构简单、清晰,用户易懂易用。
(3)
关系模型的物理存储和存取路径对用户透明,从而具有更高的数据独立性、更好的安全保密性,简化了程序员的数据库开发工作。
关系数据模型的缺点有以下几点:
(1)
由于存取路径对用户透明,查询效率往往不如非关系数据模型高。因此,为了提高性能,必须对用户的查询请求进行优化,这就增加了开发数据库管理系统的难度和负担。
(2)
关系数据模型不能以自然的方式表示实体集间的联系,存在语义信息不足、数据类型过少等弱点。

3、数据库中所支持的数据模型有哪些?

最常用的逻辑数据模型有五种,它们是:
(1)层次模型(hierarchical model);
(2)网状模型(network model) ;
(3)关系模型(relational model);
(4)面向对象模型(object oriented model);
(5)对象关系模OJ (object relational model)
其中,前两类模型称为非关系模型。非关系模型的数据库系统在20世纪70-80年代初非常流行,在数据库系统产品中占据主导地位,在数据库系统的初期起了重要作用二在关系模型得到发展后,非关系模型迅速衰退。在我国,早就不见非关系模型了。但在美国等一些国家,由于早期开发的应用系统实际使用层次数据库或网状数据库系统,因此目前仍有层次数据库和网状数据库系统在使用。

4、什么是关系型数据库 关系型数据库是什么解释

1、关系型数据库,是指采用了关系模型来组织数据的数据库,其以行和列的形式存储数据,以便于用户理解,关系型数据库这一系列的行和列被称为表,一组表组成了数据库。

2、用户通过查询来检索数据库中的数据,而查询是一个用于限定数据库中某些区域的执行代码。关系模型可以简单理解为二维表格模型,而一个关系型数据库就是由二维表及其之间的关系组成的一个数据组织。

5、●关系型数据库系统(DBS)模型有四层结构是什么??

。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 :管理系统运行(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
。数据库(DB) :数据存储的管理者(小管理,受DBMS管理)
。数据表(Table) :数据关系管理者
。数据字段(Field) :依赖于数据表,实际数据存储者

转载请带上网址:http://www.pos-diy.com/posjithree/221933.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babsan@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订购联系:小莉
微信联系方式
地址:深圳市宝安区固戍联诚发产业园木星大厦

公司地址:深圳市宝安区固戍联诚发产业园木星大厦

举报投诉 免责申明 版权申明 广告服务 投稿须知 技术支持:第一POS网 Copyright@2008-2030 深圳市慧联实业有限公司 备案号:粤ICP备181419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