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第一POS网 > 刷卡机知识点2 >

刷卡机行业分类

浏览:182 发布日期:2023-07-05 00:00:00 投稿人:佚名投稿

网上关于刷卡机行业分类的刷卡知识比较多,也有关于刷卡机行业分类的问题,今天第一pos网(www.pos-diy.com)为大家整理刷卡常见知识,未来的我们终成一代卡神。

本文目录一览:

1、刷卡机行业分类

刷卡机行业分类

7月1日起,《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正式实施。当沪上不少居民区正为如何提高定时定点投放率和分类效果进行探索时,位于长宁区程家桥街道的上航新村居民区已经实现了近100%的分类投放准确率。与2017年10月首次推行垃圾分类时相比,如今居民区1250余户居民日均垃圾减量已超过60%。

能够让地广人多,还拥有售后公房、普通商品房、涉外商品房、别墅、部队小区等五类小区的上航新村“一步到位”实现生活垃圾“两定”分类投放,离不开一支由49名“阿姨爷叔”们组成的党员志愿者队伍。不仅小年轻们看到这些身穿绿马甲的志愿者长辈们心生敬意,要多看一眼手中的垃圾是否分类准确,进博会平安志愿者、小区绿化认养、加装电梯调查都有他们冲在一线的身影——这就是成立两年的程家桥街道上航新村居民区暖心之家党员志愿者工作室

上航新村党员志愿者开辟的“瓶子菜园”

“暖心之家”工作室成员们举行合唱活动。

因垃圾分类而生

6月末一个暴雨天,下午5时不到,家住上航新村的周琴芳阿姨披上志愿者绿马甲,打着伞来到靠近小区大门口的垃圾房。这一天下午轮到她值班,和往常一样,提前几分钟到岗的她熟练地打开绿色账户积分的刷卡机,协助垃圾分类管理员郭巧元打开垃圾房闸门,等待当天来投放垃圾的邻居们。

“下这么大雨也有人扔垃圾?”

面对记者的疑问,周阿姨很淡定——

“会的,大家已经养成习惯,每天固定时间来这里扔,风雨无阻。”

“再说夏天到了,剩菜果皮总归是当天扔掉比较干净嘛。”

周琴芳是上航新村一名居民志愿者,也是居民区“暖心之家党员志愿者工作室”的元老之一。2017年初,长宁区决定在一批自治基础较好的小区率先试点生活垃圾定时定点分类投放,上航新村也纳入其中。但当时,小区垃圾房还是一个夏天蚊蝇飞舞、冬天也能散发“迷之异味”的混装垃圾房。

到了投放时段,居民排队到小区垃圾房分类扔垃圾。

硬件改造容易,“软件”如何跟上?上航新村党支部书记朱雪菊意识到,光靠传统社区工作法,肯定无法解决垃圾分类这一新事物带来的新问题。因此,居民区借鉴党员工作室模式,成立完全由居民党员自治、街道和居委会指导的“暖心之家”,协助居民区展开垃圾分类的前期宣传和指导。

于是,上航新村陆续组建了一支分类志愿者队伍,每天早上7时至晚上8时,在垃圾房对居民进行全时段指导;一支由社区党员、少先队员、外来租户和楼组骨干组成的宣传小分队,挨家挨户上门告知垃圾分类的方法并征询居民建议;一支穿着“绿马甲”的巡查队,负责垃圾房的值守、投放引导和“绿色账户”积分的刷卡与兑换。

湿垃圾均“破袋”投放。

2017年10月18日,上航新村居民区正式启动垃圾分类,成为长宁区“两网协同”和垃圾定时定点投放的首个试点小区。而今,“暖心之家”已有49名志愿者加入,包括38名党员和11名入党积极分子。虽然只是一个以党员居民为主的自治小组,但“组织不松散、要做就做到最好”的决心,已经感染小区更多居民参与社区建设。

擅用新技术,土办法也不少

今年刚好在上航新村居住满30年的夏维塞老伯,是“暖心之家”的垃圾分类统计志愿者。2017年10月以来,每一天晚上他都会按时把当天垃圾分类的情况发送到“暖心之家”微信群。“6月22日投放总人次344,投放率74%,不准确人数0,准确率100%;不自己投放人次0,只投放不刷卡人次35……”夏伯伯说,翻一翻每日手动记录下的这份“大数据”,可以清晰感受到一年半来,垃圾投放准确率显著提升,居民自觉分类的意识越来越高。

夏维塞每晚都会发送当天小区的垃圾投放情况到“暖心之家”垃圾分类志愿者微信群。

除了志愿者们以身作则、孜孜不倦的巡查指导,“暖心之家”里足智多谋的阿姨爷叔们也为各年龄层的居民想到了便于学习垃圾分类的各种办法。

居民张夏萍阿姨也是“暖心之家”的初始成员,擅长文艺的她现如今是居民区合唱队的负责人。在正式推行垃圾分类前,她注意到小区里能歌善舞的居民不少,因此带领一部分文艺骨干自编、自导、自演了一出关于垃圾分类的小品:一位乱扔垃圾的小男孩在志愿者们的耐心劝说下,最后成为了一名积极分类垃圾的“环保小卫士”。小品首演于上航新村推行垃圾分类的首日,没想到收获居民们热烈反响,这让“暖心之家”的成员们看到“以文会友”宣传垃圾分类的新办法、新能量。

投放完垃圾后,居民刷取绿色账户积分。

垃圾分类工作逐渐步入常态化,眼下上航居民区面临的主要问题是新来租户偶尔会混装垃圾,或是在深夜、清晨等未开放时段偷倒在垃圾房门口。此时志愿者们会使出“压箱底”的老办法:翻垃圾袋,从油腻腻的外卖单上查找蛛丝马迹。朱雪菊说,这个办法在大部分居民尚未养成分类习惯时“屡试不爽”,如今随着居民们好习惯的养成,基本“退隐江湖”。但需要“出手”时,志愿者们仍会不畏脏、不畏难地坚持找到住户。一些疑惑志愿者们如何找上门的租户在得知“真相”后深感惭愧和佩服,最终都积极配合做起了垃圾分类。

程家桥街道党工委副书记游雁介绍,下一步街道在市绿化市容局的指导下,将选择部分试点居民区探索生活垃圾分类全程信息化监管,运用GPS定位、物联网称重、手机APP管理等新技术,实现清运车辆全程追踪、分类质量实时监管。

新手段和“土办法”并举,

每一项“暖心”工作的背后都是一群人的恒心与决心。

将垃圾分类劲头延伸到更广领域

上航新村居民区地域广阔,从西南角的高登花苑一带步行至东北片的龙柏花苑,来回需要40多分钟。居民区管理也因此面临相应考验,需要不同的帮手。被“暖心之家”成员们亲切称呼为“马丁”的西班牙工程师丹尼尔·马丁内斯,就是这样一位特殊的“编外成员”。

西班牙居民马丁(左)在小区垃圾房介绍上海的垃圾分类标准。

程家桥街道现有来自38个国家和地区的境外人士4000余人,居住在街道22个小区。去年10月,家住龙柏花苑的马丁成为小区的垃圾分类志愿者,每周有2到3天的下午,他都会在小区垃圾定时投放点“等候”邻居们前来,其中就有来自德国、罗马尼亚、西班牙等地的邻居。“我会中文、英文和西班牙文,可以在居委会与外国邻居中间搭建起一座桥梁。”马丁说,他的日常志愿者工作包括向邻居们普及上海垃圾分类的标准,同时向居委会、物业沟通邻居们反映的情况。在马丁看来,上海的垃圾分类推广速度已然高效,“只要每个人都有分类意识,统一分类习惯只是时间问题。”

志愿者们在“瓶子菜园”收获种植的生菜。

不仅吸引了各行各业、各年龄层的志愿者,“暖心之家”也将推进垃圾分类的工作劲头延伸到了社区自治的其他领域。“进博会”志愿者、平安志愿者轮岗有他们冲锋在一线的身影,与垃圾分类共同推进的小区“美丽家园”建设也一马当先。现如今走进上航新村小区,一块总面积达300平方米的“绿色小天地”里种植了月季花、杜鹃花、康乃馨、白兰花、桔子树、山茶树,“暖心之家”成员们还在绿地入口处开辟了一座“瓶子菜园”,将丰收后的生菜定期送往小区老人家中。

“我们还设计了很多服务项目,比如上门理发是现在最受高龄老人欢迎的服务,还有男女重唱队、男声合唱队、读报组等等。”“暖心之家”工作室组长冯大成说,这个由垃圾分类孕育而生的社区党员自治团队,也将像垃圾分类工作一样持续发力、久久为功,为居民带去更多生活便利,为社区带来更好的生活品质。

栏目主编:栾吟之 文字编辑:栾吟之

本文图片:均作者拍摄

以上就是关于刷卡机行业分类的知识,后面我们会继续为大家整理关于刷卡机行业分类的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转载请带上网址:http://www.pos-diy.com/shuakatwo/225538.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babsan@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订购联系:小莉
微信联系方式
地址:深圳市宝安区固戍联诚发产业园木星大厦

公司地址:深圳市宝安区固戍联诚发产业园木星大厦

举报投诉 免责申明 版权申明 广告服务 投稿须知 技术支持:第一POS网 Copyright@2008-2030 深圳市慧联实业有限公司 备案号:粤ICP备18141915号